1分16盒式分路器
在光纖的通信系統中,光纖的傳輸帶寬比電纜或銅線大很多,單模光纖的寬帶具有幾十GHz?km。對于單波長光纖通信系統來說,因終端設備出現電子瓶頸反應,而使光纖帶寬的優勢難以發揮出來,一般選取各種不同技術進行傳輸容量的增加,尤其在當前密集波分復用技術的應用中,地使光纖的傳輸容量得到了增加,能夠讓光纖的傳輸容量擴大幾倍甚至可達到幾十倍之多。從現在來看,單波長光纖通信的傳輸速率通常在2.5Gbps至10Gbps之間,在采用該技術可以實現的是多波長傳輸系統的傳輸速率比單波長傳輸系統高出數百倍之多,其巨大的帶寬優勢使得單模光纖成為當前電信寬帶綜合業務網的首推介質。光纖的芯徑非常細,其直徑大約是0.1毫米,采用多芯光纖構成光纜的直徑也相當的小,八芯光纜的直徑大約為10毫米之小,而標準的同軸電纜卻達到47毫米之大。
光分路器按分光原理可以分為熔融拉錐型和平面波導型兩種,熔融拉錐法就是將兩根(或兩根以上)除去涂覆層的光纖以一定的方法靠擾,在高溫加熱下熔融,同時向兩側拉伸,最終在加熱區形成雙錐體形式的特殊波導結構,通過控制光纖扭轉的角度和拉伸的長度,可得到不同的分光比例。最后把拉錐區用固化膠固化在石英基片上插入不銹銅管內,這就是光分路器。這種生產工藝因固化膠的熱膨脹系數與石英基片、不銹鋼管的不一致,在環境溫度變化時熱脹冷縮的程度就不一致,此種情況容易導致光分路器損壞,尤其把光分路放在野外的情況更甚,這也是光分路容易損壞得最主要原因。對于更多路數的分路器生產可以用多個二分路器組成。而PLC分路器采用半導體工藝(光刻、腐蝕、顯影等技術)制作。光波導陣列位于芯片的上表面,分路功能集成在芯片上,也就是在一只芯片上實現1、1等分路;然后,在芯片兩端分別耦合輸入端以及輸出端的多通道光纖陣列并進行封裝。與熔融拉錐式分路器相比,PLC分路器的優點有:(1)損耗對光波長不敏感,可以滿足不同波長的傳輸需要。(2)分光均勻,可以將信號均勻分配給用戶。(3)結構緊湊,體積小,可以直接安裝在現有的各種交接箱內,不需留出很大的安裝空間。(4)單只器件分路通道很多,可以達到32路以上。(5)多路成本低,分路數越多,成本優勢越明顯。同時,PLC分路器的主要缺點有:(1)器件制作工藝復雜,技術門檻較高,目前芯片被國外幾家公司壟斷,國內能夠大批量封裝生產的企業很少。(2)相對于熔融拉錐式分路器成本較高,特別在低通道分路器方面更處于劣勢。
1分16盒式分路器
石英光纖是當前光纖通信系統中使用多的一種,該種光纖的傳輸損耗與任何一種傳輸介質的損耗相比較都顯得低,所以由其構成光纖通信系統的中繼距離比起其他的系統要長很多。若將來選取非石英極低損耗的光纖,從理論而言其損耗可以下降得更加低。這說明經由光纖通信系統能跨越更加大的無中繼距離;而對于長途傳輸線路而言,因減少了中繼站的數目,所以大大降低了系統成本與復雜性。在當前由石英光纖構成的光纖通信系統中,其大中繼距離有200多公里,而由極低損耗非石英光纖組成的通信系至數公里之長,這樣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統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更可降低其運作成本。如若選取光纜作為信道傳輸,可使減少傳輸系統占用大的空間,讓空間得到有效的釋放,使地下管道擁擠的難題得到解決,同時地節省了地下管道的投資成本;另外,光纖的重量非常輕,柔軟性十足,其重量與電纜比較起來輕很多,光纖通信可以應用在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與飛機上面,能夠有效減輕衛星、飛船與飛機等的重量,其發展意義不言而喻。
1分16盒式分路器